导语: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 CEO 李彦宏 2016 年的两会关注点,既接地气,比如提高民航准点率和网络提速降费的提案,又有前瞻性,比如无人车立法提案,这一提案把无人车的发展提升到了国家创新的层面,有助于提升中国的科技竞争力。 梳理最近几年的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2016年的两会关注点,既接地气,比如提高民航准点率和网络提速降费的提案,又有前瞻性,比如无人车立法提案,这一提案把无人车的发展提升到了国家创新的层面,有助于提升中国的科技竞争力。
梳理最近几年的两会提案我们会发现,李彦宏的提案一直很酷炫很前卫。比如去年的中国大脑和今年的无人车立法提案,属于人工智能的不同分支。而得益于技术范儿CEO李彦宏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储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起步于2013年的百度无人车项目,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动驾驶技术方案,并在场景感知、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智能决策等关键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去年12月的测试中,百度无人车实现了多次跟车减速、变道、超车、上下匝道、调头等复杂驾驶动作,测试时最高速度达到100公里/小时。而同期,百度的竞争对手谷歌,则出于驾驶安全的考量,把无人车的时速限制在每小时40公里以下,甚至还因时速过慢而招来警察质询,显然,百度在无人车项目上比谷歌自信许多。
最近,美国著名科技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刚刚公布了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榜单,百度语音交互技术上榜,根据测试,百度语音识别在嘈杂环境下81%的准确率远超谷歌、苹果等竞品。
就在两个月前,百度凭借机器翻译项目,获颁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奖项是科学界的奥斯卡,而百度也成为BAT中首个获此奖项的企业。
其实,无论是无人车、机器翻译还是语音识别,其内核都是人工智能,在科学家气质浓厚的理工男李彦宏看来,人工智能将引领第四次技术革命。
而在中国实力最强的三家互联网企业BAT中,业内的公认是马云擅长做生意,马化腾是最好的产品经理,而李彦宏显然最有天马行空的科学家气质,每家企业文化里都流淌着创始人的血液,百度自然成为了中国最具科技范儿的互联网企业。
因此,此次的无人车立法提案,首先缘于李彦宏的科学家身份和流淌不息的技术基因。
其次,则是因为身为企业家的李彦宏,一直是技术的坚定信仰者。
百度在无人车等项目上的创新能力,是百度公司建立了创新机制的成果,技术创新能力,要靠企业的管理创新来保障和实现。
16年前,32岁的硅谷科学家李彦宏创立百度的原动力,就是对技术的信仰。去年,李彦宏与柳传志有过一场对话,被问到最初有没有技术改变世界的想法,柳传志说当年就想怎么生存了,根本没想改变世界。而李彦宏的回答则自信许多,“创立百度最大的动机,就是’让技术改变世界’。”
也许正因如此,在模仿和山寨盛行的中国互联网行业,百度和李彦宏看起来颇有点任性———与眼前好看的财报相比,李彦宏目光更为长远,甚至不惜牺牲短期的利润率。
第一,李彦宏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不是变得不重要了,反而是变得更重要了。”
第二,李彦宏舍得在技术投入上砸钱。过去5年,百度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增幅年均保持在70%以上,其2014年的研发投入高达70亿元。
很大比例的研发资金,投入到了2013年李彦宏创立的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无人车项目正是其代表作之一。
研究院成立不久就引入了谷歌大脑创始人吴恩达,随后,越来越多谷歌、脸书等全球巨头的科技骨干加入其中。这正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里程碑式标志之一,因为提供了足够好的创新环境,百度得以吸引全球一流的科学家。
第三,前沿技术+业务场景,落地变现。以无人车为例,似乎这项前瞻的科学技术并不会对百度的短期营收带来巨变,李彦宏大把砸钱是否太任性?
这种论点目光短浅。早在2002年,尚未成为谷歌CEO的拉里·佩奇曾在回答凯文·凯利“为什么谷歌要做免费搜索”的提问时,回答道,“不,我们在做人工智能”。
其实,身负科学家和企业家双重身份的李彦宏,非常注重技术如何接地气、落地为业务场景。
在李彦宏看来,以无人车等代表的人工智能是对人类的大解放,“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都将被人工智能替代。”其实,百度的搜索引擎,早从五六年前就已经是基于机器学习了。
人工智能还能促进科技民主化,比如,借助百度的语音识别技术,不会打字的老年用户,也能便捷的畅享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
因此,在百度繁杂的业务场景中,包括无人车、语音识别等在内的人工智能,将成为支撑业务发展的技术基石,它也许隐身在后,但却无处不在。
曾经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视察百度无人车项目的习近平说,“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百度正是践行者之一。
作为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李彦宏,重视技术毫不意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彦宏,为何要提及无人车立法?
原因很简单,技术和企业创新最终转化为生产力,改变人类生活,需要制度环境的宽容和鼓励,否则技术只是镜花水月,无法落地。而由于科学技术研究通常更为超前,如果相关的司法制度未能配套跟上,就会成为科技发展的绊脚石。
在无人车领域,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已经开始着手立法。比如,2012年,美国内华达州批准了谷歌无人车上路,在那之后,谷歌的无人车项目才得以在多个城市上路测试。就在刚刚过去的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拟投资高达40亿美元,支持无人车项目。
而在无人车技术水平上,以百度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赶超美国企业。未来在产业落地上,中国能否夺得先机,关键就看无人机立法能否及时落地完善。
目前,中国现有的大部分政策法规与无人车发展还不相适应,一方面,现有汽车行业的相关行业标准、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及保险等都不适用于无人驾驶车;另一方面,无人驾驶相关的地图内容、测绘资质等规定也阻碍了无人驾驶车的发展。
因此,李彦宏建议,我国应从国家层面对无人驾驶予以重视,做好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中国汽车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合作研发、协同创新;建议尽快修订和完善无人驾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测试和商业化应用提供制度保障;建议推进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技术标准的建立和完善等。
无人车立法,正是无人机项目从技术创新和企业创新、升级为国家创新的关键,也是无人车未来能够大规模产业化、真正改变人类生活的唯一路径。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预测,2035年前,全球1200万辆汽车成为完全无人驾驶汽车,而中国将是最大的市场。因此,推动无人车立法的落地,就变得相当紧迫和重要了。
此外,无人车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在减少交通事故、改善拥堵、提高道路及车辆利用率等方面意义深远,并可直接带动智能汽车后市场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彦宏,无论从技术创新,还是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建议对无人车立法也就不足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