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无人机,这一曾专属于军事用途的航空器,现已大举进驻民用市场,首当其冲的就是影视拍摄领域。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无人机市场也极其火爆。
无人机,这一曾专属于军事用途的航空器,现已大举进驻民用市场,首当其冲的就是影视拍摄领域。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无人机市场也极其火爆。
据泰伯智库统计,2014年,全球民用无人机领域共发生41笔融资,融资总额约15亿元。2015年,数字攀升到了81笔融资,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170%。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十分活跃,并且市场增长率远超全球市场。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民用无人机领域共发生4笔融资,融资总额约4亿元。在资本争相追捧无人机市场的背后,到底投的是什么?未来的方向又在哪里?
民用无人机市场的未来方向大致要从这三方面看:
无人机一经推出到大众眼前,就与航拍画上了等号。一部分人倾向认为无人机最大的用处就是航空拍摄,C端火爆只是一时的猎奇。这句话我们认同一半,普通消费级C端将遭遇天花板,而B端和专业级C端用户对于航空摄影的强需求将支撑起整个消费级市场。
普通消费级C端用户长期获得单一娱乐性质(高空拍摄)的盈利模式将走不下去。未来,消费级无人机将会向专业级拍摄无人机发展,面向B端和专业级C端。
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影和电视都采用无人机协助拍摄,如《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户外真人秀,《狼图腾》等电影。谈到专业拍摄,或许有人认为 租直升机效果会更好,但是,租用直升机费用昂贵,且受制于航空管制不能随意飞行。而无人机是一次购买可多次使用的专业相机载体,相比直升机航拍费用大大降低。
从本质上来看:消费级无人机=无人机+相机。具有专业级拍摄功能的无人机将会有非常巨大的市场空间 。
专业级无人机领域涉及警用(边境巡检、森林防火、交通检测、人流控制);能源、国土资源(巡线、规划、勘测);农业(喷洒农药);救灾等,这部分用户的主要需求为数据采集和运输功能,一般为机构客户,要求高性能和高稳定性,对无人机飞行控制、动力系统、机体设计等有严格要求。
此时,考虑的不再是仅用开源飞控和简单的普遍用于消费级无人机机体设计,而是拥有自我迭代能力的核心飞控技术,能够现场、远程进行数据服务、维护的专业级无人机。这类无人机除了机体和技术方面的积累,还需要有所创新,如用户体验的创新和交互的创新,使得服务与应用双向增效。
在垂直领域中,我们重点说一下农业植保领域。无人机切入植保行业,强需求是农药喷洒、授粉、播种等。由此可以产生三种模式:
第一种:强需求下的无人机植保服务
第二种:行业外延部分服务(如农资公司、喷洒器械公司、支付平台等)
第三种:切入无人机保险领域
综上所述,专业无人机市场会产生两极。一极会是无人机整机的提供平台,这是一个开放式平台,可以根据不同用途,来生产出专业级的无人 机;另一极,专注于提供服务,无人机只是一个载体来完成该服务,如植保、物流等。也就是说,垂直到只做专业级无人机,或者垂直到某一个服务领域,应用无人 机都将带来巨大增效。
载人无人机最重要的是安全。从机体设计和空气 动力学角度,目前固定翼的大飞机(客机、战斗机)是可以进行滑翔的,在发动机停车时,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命作用;单旋翼飞机(直升机)也是可以自自救的,在失事降落时,可以通过自旋转来进行迫降,很大程度上保证安全,而目前的科技无法使多旋翼无人机自救。所以在自救的功能未设计出来前,这样的飞行器有很大隐患。
此外,在航空管制方面,目前还未出台低空无人驾驶飞行器的法规。当下阶段应该是先验证安全性再是飞行方式和路径。
载人无人机是一个让人非常期待且将大大带来交通便利的高新技术行业。如果能安全、稳定地飞行,当然不排斥。其实这里面还是有一条捷径的,至少在机体安全性问题上可以得到验证。比如,我们可以使用得到安全验证的直升机作为载体,进行无人化操控改装,通过地面站、卫星的精确导航,或许可以是一条半创新的坦途。
对于民用无人机,行业会朝着更加细分的领域发展,紧贴强需求,深入垂直领域,实现跨行业的整合和发展。关键在于是否具备核心技术,是否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否能贴近消费,是否能有大的增长空间,是否能可持续性发展,是否能带来创新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