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VR的春天真的来了吗?创业者投资人一拥而上,保不齐过几天就会一哄而散。
VR的春天真的来了吗?创业者投资人一拥而上,保不齐过几天就会一哄而散。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不是一次两次了。
远的不说,近期就有智能硬件、O2O什么的被血洗。不仅如此,而且是被资本血洗——我一直认为,资本不问是非对错的涌入,忽悠创业者用资本“干掉”对手的行为,抹杀了原本可能找到正确模式的创业者。抢早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市场。
VR也是一样。这一波的风潮并非来自于行业的成熟,而是来自于投资人的恐惧FOMO——FOMO (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特指那种总在担心失去或错过什么的焦虑心情,也称“局外人困境”。
人们总是怀疑自己错过了什么,害怕自己就时间安排作出错误的决定。此刻,平静的心很容易变为犹豫,既而转变成恐惧、焦虑、刺激、茫然、患得患失、烦躁不安、不合时宜等诸多复杂情绪。
如果这种情绪被同行的激进所感染,就会出现理智错失,盲目而上的状况。当然,与之相伴的,还有责任推卸。投资人是服务于LP(有限合伙人)的,只要自己有理由有借口去做一件事,他们当然会积极表现,以显示自己正在“潮流的第一线”。
VR就是这样的一件事。
科学和商业的关系,我觉得有10-20年的距离。
中国创业者和投资人在创业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浮躁让人惊讶。在这个依靠商业模式和执行力取胜的创业场地,VR还不具备商业化的基础。
在我看来,中国真正能够做到从0开始布局,耐得住10年以上寂寞的,大概就只有华为了。
而华为任正非说,在这么多年的创新过去以后,他感到迷茫。而且他觉得进入了无人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隧道期。
那么,破解的办法是什么呢?任正非说,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的发展,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板凳不仅仅要坐十年冷,有些人,一生寂寞。”
“华为现在的水平还停留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随着逐步进入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面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没创造出来的局面,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任正非说,“重大创新是无人区的生存法则,没有理论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没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是不可能产生爆发性创新的。”
现在,华为开始招聘数学家。俄罗斯、日本、法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各国的数学家都到华为,为的就是基础理论的突破。
在国外,真正关注这些重点领域早期研究的,都是立足于百年基业和人类福祉的良心企业。他们的商业布局中,有当下赚钱的、有不久后赚钱的、也有很久以后才能赚钱但确实属于未来的,他们细心呵护。除此之外,他们在战略上也早有布局,战略创新智库一直提供思想上的支撑,而非只为了当下赚钱而分配预算。
VR应该正处于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科学之间。他是未来璀璨夺目的一颗新星,但距离未来的成熟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Facebook收购了VR新时代的领军企业Oculus Rift,没错。但Facebook并没有说,它现在就有用。
因为,VR还没有达到可以商用的水准,中国也没有愿意接盘长期孵化VR的企业,更重要的是,中国的VR基本都停留在硬件制造或者内容模仿的过程中,没有技术的沉淀和突破,对于基础理论研究而言,就是废纸一张。
这就好比数学家完成了一项重大突破,而你照猫画虎照着算了一遍一样。也对,但是没什么卵用。
VR会成熟吗?一定会。但会是现在吗?不会。我认为,VR能够成熟商用,至少也要10年时间。哪家创业企业会活到10年以后等着行业成熟?
我认为,目前VR在技术领域的创业者有机会。怎样能够更低成本的实现VR录制和播放,如何解决VR体验问题,如何提升VR操作性……等等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专利的创业者们 ,会在10年之后分享到VR蛋糕红利。而且他们不会担心生存问题,任何一个突破都会被Facebook、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盯上,老兵不死。
VR并不能适合所有的场景,而且要存在也需要长久的时间催熟。想想看,iPhone从推出到现在,其生态系统仍然在完善之中,而VR设备距离成品,还有遥远的距离。
当我看到李彦宏说自己是现实主义者的时候,我连批评的欲望都没有了。这个基础上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都是扯。一个全新的大行业出现,过去有钱大佬拿钱买是买不到的。没有基础研究和长期投入是不可能成事的。
VR也不是新鲜事物。
1935年,小说家Stanley G.Weinbaum他写了一部小说,以眼镜为基础、涉及视觉、嗅觉、触觉等全方位沉浸式体验的虚拟现实概念,被认为是首次提出虚拟现实概念。
1957年,电影摄影师Morton Heiling发明了名为Sensorama的仿真模拟器,并在5年后为这项技术申请了专利。这款设备通过三面显示屏来实现空间感,它无比巨大,用户需要坐在椅子上将头探进设备内部,才能体验到沉浸感。
1968年,著名计算机科学家Ivan Sutherland设计了第一款头戴式显示Sutherland。标志着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与头部位置追踪系统的诞生,为现今的虚拟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Ivan Sutherland也因此被称为虚拟现实之父。
1987年,著名计算机科学家、美国VPL公司创建人Jaron Lanier,利用各种组建“拼凑”出第一款真正投放市场的VR商业产品,这款VR头盔看起来有点像Oculus,但10万美元的天价却阻碍了其普及之路。
1991年出现的一款名为“Virtuality 1000CS”的VR头盔充展现了VR产品的尴尬之处—外形笨重、功能单一、价格昂贵。
1995年,任天堂推出的Virtual Boy主机被《时代周刊》评为“史上最差的50个发明”之一,仓促推出市场使得硬件由头戴式变成了三脚架支撑,加上画面显示的红色单一色彩,配属游戏作品纷纷跳票。
2012年Oculus Rift通过国外知名众筹网站KickStarter募资到160万美元,VR热潮再次被炒起来。
2014年3月26日,美国社交网络平台Facebook宣布,将斥资20亿美元收购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公司Oculus VR。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坚信虚拟现实将成为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之后,计算平台的又一大事件。并计划将Oculus的应用拓展到游戏以外的业务,在此之前,Oculus主要用于为人们在游戏过程中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年,Google发布了Google CardBoard,让消费者能以非常低廉的成本通过手机来体验VR世界,直接点燃了今日的”Mobile VR”超级大战。
在80年的发展时间里,直到现在也没有看到VR成熟产品的诞生。目前的VR设备,只是具有里小范围短时间可以使用的标准。如果用飞机来比喻,VR现在的阶段,相当于莱特兄弟刚刚把飞机飞上天空,并且飞行了几十秒。虽然还不实用,但想象空间让人震撼。
只是,对于中国的创投圈而言,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基础突破,现在跟进实在是太早了。试想,连基本的形态、遇到的问题都没能解决,连行业标准和生态系统都没有建立,这个时候去跟进,就好比2000年前后PC厂商做手机,那个时候小米进来也是死啊。
如果只是商业模式的快速复制,按照中国创投圈跟风的特质,应该选准风口。所谓的风口不是国外追捧的就好,也不是规模有多大,而是要看市场是否已经成型、行业标准是否清晰可见、未来是否存在多种可能性、用户是否已经开始迁移等等。比如小米的切入时机就是最好的,行业的发展让小米水涨船高,而彼时智能手机标准已经定型、模式非常清楚,雷军自己也想清楚了路径,就非常合适。
VR等初期行业比拼的是基础科学和路径、理论,这是技术大咖的舞台,比拼的是实力,而且抄袭者抄无可抄——他们自己都知道这只是个原型,充其量是莱特当时的小飞机。积攒下来的,只是技术专利和不断的试错。这种没想明白就跟风的,绝壁都是死路一条。而且,这种死法,比之前的P2P、O2O和智能硬件还更难看。
一个新兴产业,是一步一步的发展的。
VR要发展,就要解决:用啥看?谁来看?为啥看?看什么?怎么看?等等诸多问题。
因为VR和手机一样,本身只是个工具(载体),必须要有内容可以看才成。
而内容需要解决来源问题:谁来生产?怎么生产?生产的成本和难度如何?如何说服大家参与生产?
从现在来看,VR的本质就是一个媒体。如果未来发展足够好,有可能变成社交(互动)媒体。而互动需要每个人不仅具备条件看VR,而且要具备条件生成VR视频(或者直播)。这中间的难度可想而知。我们今天暂且讨论媒体。
如果没有人参与生产,大家为什么要去看VR内容?有哪些内容是普通视频和3D视频也解决不了、非要VR才成的呢?
在我看来,目前最刚需的是小片——宅男会有需求,但需求的本质是内容。此外,需求是游戏,然后是身临其境的体验正常人类无法体验的环境。
但这些内容也仍旧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有参与者生产内容的话,这种传统媒体的体验也很难迎来高速发展。
此外,目前VR仍然难以适应人类的正常视觉,超过30分钟就会有很强烈的不适感。
更不用考虑,沉浸式体验其实场合不多。这种需要把自己都投射到一个虚拟环境中的情况,场景很少,而且大多数时候毫无必要。毕竟,我们并不是在星际开会,也不必沉浸式的去和老友会面,偶尔的体验,很难变成常态的事情——想象一下,即便有一天我们可以VR办公,我也仍然觉得这东西噱头大于实质。
生态系统没能均衡发展,使用体验只适合极客,产品成熟度刚刚达到阿尔法版,这种情况下,可以断言,目前的VR绝非VR的最终形态,未来沉淀下来的,应该只有技术,而具体的路径和走向,还没有给出标准。至少,从苹果的动向上,我们看不到任何清晰标识。
总体来讲,VR的体验让人振奋,但是发展线路图太过模糊,而且缺乏统领性的企业,也缺乏生态组织者,每个身临其境的人都会觉得那样很酷,但作为尝鲜而非日常使用者,他们的兴奋其实是没有来由的。和iPhone不同,VR在日常使用中不会成为主流,未来的市场可能是商务领域,以及VR带来的技术革命,将会增加人类社会的维度。
大公司在捕捉任何一个未来可能会颠覆世界的点,用雄厚的实力在布局,这种时候,技术创业者会有作为,但其他跟风者,除了帮助催熟这个行业之外,毫无实际价值。
我认为,这个时候,除了大公司的持续投入之外,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除非有人在系统的投资整个产业链,然后以10年的长度来孵化,否则,这个时期进入VR实在是太早了。就好比现在早已沉寂的谷歌眼镜,我当年看到它时就已经知道了它的未来。
VR也许是人人都想要的好东西,只是,人们并不会真的要它。
我就静静地看着你们,被热炒的VR以及被浪费掉的钱。
本文为投稿文章,作者:苏的风;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及出处,投稿邮箱:ganhuo@startup-partner.com
博股论金
市场适当修整是正常的,退潮的时候看看谁在裸泳? 好股票往往在会更加坚挺。 没有人愿意一直沉沦颓废下去, 抓住那个机会, +K 【 1952--88//682】 你就是人生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