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泛娱乐”概念由腾讯提出,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娱乐界、创投界躲不过去的热词。而随着网易、华谊兄弟、阿里等巨头的入局,以及无数创业者竞相涌入,“泛娱乐”已然成为业界公认的“互联网发展八大趋势之一”。
“泛娱乐”概念由腾讯提出,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娱乐界、创投界躲不过去的热词。而随着网易、华谊兄弟、阿里等巨头的入局,以及无数创业者竞相涌入,“泛娱乐”已然成为业界公认的“互联网发展八大趋势之一”。
“泛娱乐”涵盖的范围很多,文学、动画、影视、音乐、游戏、衍生品等都可以纳入泛娱乐的范畴。正因如此,泛娱乐已成为很多创业者的掘金地,IP价值顺势也被列到行业最受关注的名词之一。但与其他领域的创业所不同的是,O2O、VR等都在试图打造一种平台化的商业模式,然而在泛娱乐行业似乎并不那么奏效。为此,一家名为可为互娱的互联网型的娱乐公司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观点——大娱乐。
(可为互娱创始人兼CEO王可)
泛娱乐概念的出现和上层的文化体制改革不无关系,甚至可以理解为互联网时代产业融合的现象。这个行业从来就不缺少巨头,也从不缺少平台,既有BAT等IT界大佬,也有华谊兄弟等影视巨头。IP也就成了维系不同掘金者之间的硬通货。IP的中文释义是知识产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角色或是其他能够带来粉丝的事物。以IP为核心的好处是,既满足了巨头们进行生态式产业布局的愿望,也为初始创业者创造了“一举成名”的机会。
腾讯、爱奇艺、华谊兄弟、蓝港互动、三七互娱、奥飞娱乐等影视或游戏大佬们都在积极谋局泛娱乐。是否能够制作一个热门IP已经成为了决定行业地位的“立身之本”。总而言之,IP已是泛娱乐绝对的核心,明星IP似乎可以全行业通吃,各家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平台,而是跨平台的生态。可为互娱的“大娱乐”正是实现娱乐升级,弥补IP在跨平台的同时容易失去的联系紧密性,正如可为互娱的创始人兼CEO王可所说,泛娱乐的IP之间的联系还尚待加强,只有建立自己的所属机构,在把控独特IP的同时,发挥各个机构、平台的专业性,才能增强紧密性,从而最终实现真正的“大娱乐”生态。
不难发现,巨头们还在重复着平台式思维,很少有平台能够单纯的“贩卖IP”,而且除了营造跨平台生态之外,垂直类的内容平台似乎仍走在盈亏的边缘。
一方面,IP提高了平台式运作的门槛。最明显的就是文学和影视领域,早前百花齐放的文学类平台,如今已悉数进入BAT们的怀抱,扮演的角色恰恰是创造和获取IP的渠道,本身的变现能力并没有因为泛娱乐的来临而改变。再加上IP意识在普遍范围内的提高,文学类平台所面临的运营成本也日趋增大。这一点在视频门户上表现的更加彻底,即便是拥有优酷、土豆这两大视频网站的合一平台,最终还是成了阿里泛娱乐布局的生态环节之一,而爱奇艺、腾讯视频也有着深厚的巨头背景。
另一方面,UGC类平台的乱战进一步凸显弊端。以2016年最为火爆的直播平台为例,在2012年国内直播类平台还只有区区25家,今天却已经在300家左右。很多人预言,和当年的千团大战一样,直播平台势必会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淘汰赛,最终活下来的只有一到两家。事实上,直播可以说是典型的泛娱乐产物,无论是最早兴起的游戏直播,还是更加吸引眼球的秀场直播,所涉及的内容都在泛娱乐的范围内。直播平台承担了IP制造与传播的双重角色,可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在直播领域并未诞生任何强IP,而直播平台的变现形式仍缺少可持续性。
在泛娱乐领域的平台式创业,要么面临巨大的盈利门槛,要么在红海里浴血拼杀。相反,聚焦于IP层面的创业者却不乏成功的案例。可为互娱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案例,其既拥有平台模式的丰富资源和背景,也拥有创业者独特的思维逻辑和操作模式,其未来发布的《思美人》《开封志怪》等IP影视未播已成热剧,《思美人》游戏更是一度登上各大游戏网站的期待排行榜,“影动游联动”的模式无疑收获了第一次成功。
诚然,泛娱乐的本质仍是娱乐+消费,尤其是对90后来说,更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东西付费。无论是团队或者个人,综艺影视还是游戏动画领域,明星IP形成的粉丝经济正在制造全行业通吃的趋势,这大概也是各大创投机构看好泛娱乐原创内容的原因所在。
(可为互娱IP运营逻辑图)
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创业有着明显的利好因素,比如能够降低前期风险、减少边际成本、实现长尾价值、进而获得规模效益。在笔者看来,泛娱乐行业仍如火如荼,对于创业者来说,下面这些领域仍将是泛娱乐的春天。
1、内容产出的工作室
如万合天宜、华策影视之类的内容生产者并非是泛娱乐的主流,相反这个圈子似乎更崇尚工作室模式以及众创模式。以时下最为热门的微信表情包为例,下载量高达8亿的“长草颜团子”,其幕后推手就是名不见经传的“十二栋工作室”,并通过ACG(动画、漫画、游戏)、售卖周边和版权授权的方式完成了商业变现。这个世界并不缺少内容平台,但优质内容仍是当下的一种稀缺资源,尤其在内容发行这个相对重资源和营销的环节被互联网简约化的情况下,针对漫画、文学、音乐、影视等内容产出的工作室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2、品牌化和IP化的经纪公司
papi酱的成功难以复制,原因何在?不是内容上的不可替代,而是papi酱身上的品牌化。当然,伴随着网络直播的走红,很多网红培训课程、网红经纪公司等产业链条应运而生。但这种模式之下,缺少足够的粉丝沉淀,在盈利模式上依赖于道具和打赏,尽管所谓的网红像流水线一样被“生产”出来,生命期却只有短短的三个月左右。由此导致的市场缺口是需要可持续性产出优质内容能够进行品牌化包装而非速成的经纪公司,将有价值的网红引向IP化。其实并不局限在人的层面,不难想象,影视、动画、文学等领域仍有大量的IP等待包装与挖掘。
3、泛娱乐周边产业
正如前面所说,即便是互联网巨头,其泛娱乐布局的落脚点大多数利用游戏、电影、广告等进行变现。也就是说,国内目前的泛娱乐的周边产业仍处于不发达的状态。以美国迪士尼为例,除了依靠IP收购的形式进行持续性的创作,主题乐园、D23展会、体育用品、儿童玩具、智能硬件等等不可谓不丰富。热门IP的跨领域合作,无疑是一项潜在的大生意。
4、互联网型的“大娱乐”生态公司
如可为互娱的战略有别于泛娱乐,可为互娱打造的是另一种升华于“泛娱乐”模式——以IP为核心的“大娱乐”生态模式。一个IP的成长就像一场生命进化,IP的真正价值在于自我进化、不断生成新的价值,但并不是每个IP都能达成完整生态、持续释放价值和产生话题的能力。可为互娱的核心战略就是,打通泛娱乐产业各个环节的边界,通过自身布局和孵化,以及外部资源的联动,在可为生态的体系内完成从发掘、整合、衍生、爆发再到变现的整套流程,最终使IP突破上限,完成自我生长,实现IP的超进化。
另外,可为互娱通过严谨科学的评估体系,前期筛选出具有潜力的IP,再吸纳外部的顶尖资本、著名影视明星等资源的介入,从而扩大IP影响力、提升IP价值,使其成为S级IP。之后,可为互娱再将S级IP分发到下属内容创造单元,以产出多形式优质的衍生内容产品。最后,可为互娱对整体IP系列衍生产品进行内容制作和宣传发行,进而传播发酵,触达粉丝,产生口碑,为S级IP注入强有力的品牌力量,从而最终进化成超级IP。
泛娱乐产业有两大优势,一个是很强的变现能力,一个是拥有丰富的外延性。尽管平台式思维在泛娱乐行业已经行不通,但对创业者来说却诞生了无数的机会,至少不会再像O2O、智能硬件那样和巨头们同台竞技。下一个娱乐时代,可能就将被可为互娱这样的天之宠儿占领高地,迎来又一个“大娱乐”盛宴。
本文为投稿文章,作者读娱,转载请注明链接及出处。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投稿邮箱ganhuo@startup-partner.com
雪山会
雪山会,是一个分享赚钱路子和实战案例的互助商会。如果想在人生路上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朋友,欢迎加入。添加管理员qq微信:445178978咨询。微信公众号:雪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