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许多创始人太要面子,太在意个人的正确,普通缺乏自我批判精神(包括我自己)。
先声药业董事会主席任晋生在杭州分享时称,在20年里任晋生犯了5个错误。这5个错误是:
第一次我们挣到钱了,大家很高兴,那么这个要买别墅,那个要买车,还要投资朋友的公司,我们只好分钱,分了就从零开始。
纽约交易所上市之后,有了更多的钱。但当时为了上市,为了满足要求,聘了会计和律师事务所,其实他们的意见不能不听,但是不能听得太认真,公司70个办事处转变为公司,对营销实力和竞争力有很大的削弱。
在有个性有竞争力的初创期之后,慢慢和同行战略趋同,不能持续地强化自己的独特性。
我们的管理人员都很忙,忙于日常事务,没有确立核心价值观并加以贯彻。
当有了更多资源以后,开始保守了。我们会产生回避风险的心态和防守的策略,结果陷入缺乏创新和扩张力。名校的毕业生或者是教授,以及年轻的老师特别有才华,但是真正下海创业的比例比较低,为什么?是因为拥有了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一无所有的人才有勇气创业,才会更加勇敢和义无反顾、坚定前行。
我把这些教训和错误浓缩一下,有五点思考:
我们不是为了挣钱吗?因为我们穷,我必须要挣钱。杭州出了一个马云,为什么杭州不能出更多的马云,上海为什么留不住马云,江苏也在思考为什么出不了马云。标杆的力量,成功的结果是挣了很多钱,但是我们创业的理由是挣钱吗?挣钱是结果,不是原因,不是问题的实质。
关键是为什么能挣钱,什么理由让你比竞争者挣更多的钱,创业就是创造全新的企业。德鲁克老先生说,做企业唯一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不是把赚钱放到第一位,考虑问题的先后顺序从根本到结果,首先要考虑创造顾客。创业出发的起点和结果都与顾客的需求相关。创业者内心的使命感和一定要赢的意愿比注册资金重要得多,我对此深信不疑。创业动机蕴含了是否值得创业,是否值得全力以赴,是否有深深热爱。作为投资者,评价创业项目的时候,首先应该问的是:你为什么创业?
对所有公司管理人员有一个通用的评价,主要是三个纬度:
首先是能力如何或者是知识结构。
第二是业绩怎么样,他创办这个公司或者想要成为这个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他的既往业绩。
第三是价值观,在公司内部提拔任用中高层也是三个纬度来评价,企业招兵买马也是,但对创业团队成员还要加一个,要看他内心是否认同团队的同一个目标,是否有强烈的使命感。
我认为合伙人制是一个很好的探索。许多创业公司从亲友或者是老同学、老同事中物色成员,这是人性的弱点,人人有小圈子,容易信任熟悉的人,再大的领导都喜欢用自己喜欢的认识的人。熟悉和信任的人往往成为公司最短的板。许多创业公司没有建立团队内部的沟通、协作、决策和制约机制,也没有处理不同意见的具体规则,很多创业者创始人从国有企事业单位出来,国有单位很多做法给未来的创业留下难以抹去的痕迹。
商业模式或者是大战略的构思源于目标客户的需求。你的公司为什么存在,你为什么创业,是因为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为他们创造甚至超越他们期望的价值,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公司是否拥有相匹配的资源和能力。第三,公司如何持续盈利,看了《从0到1》之后,还要加一个纬度,所有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战略必须要有独特性,必须与众不同。独特性与难以简单模仿,这是构建商业模式必须要考虑的。
常犯的错误主要是:
①以自我为中心,以组织内部为导向,不以客户为中心。这个话非常通俗,但是真正做到,我创业20年,见证了上百家创业公司之后,我不敢说我今天做到了。
②惟我独尊,漠视竞争对手。我们需要发现蓝海,在蓝海中有大的天地,但是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重视研究,了解竞争对手。不了解他们,我们如何区分红海、蓝海,我们就会很封闭,也许会很无知。但过于关注当下的竞争对手也不好,就容易失去自己的独特性。
③在错误的时间实施对的战略。
④在内部资源要素的协同整合上犯了很大的错误。
⑤许多公司是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最核心的是企业目标和使命,再扩展到企业的价值观,再就是企业制度和流程,这些加一起,转变为全体员工的行为,对内对外的互动、沟通才能够有效地影响外部。在建设组织文化方面经常进入的误区,包括我们自己,认为企业使命价值观是大道理,华而不实,无关紧要,在创业的前五年我就这样认为,核心价值观难以量化,不可能考核评价,创业15年以后我也这样判断,但是最近几年有很大的改变。
组织文化重要而不紧急,不会授权和鼓励下属,取得成绩的时候,以为自己无所不能,遭遇挫折的时候心灰意冷,另外协作成本快速增加,当小公司的时候很有活力,而大了之后推动起来特别难。我发现,因为小公司在一个房间里,沟通决策的效率很高。而扩张以后,层级多了、逐渐远离客户。另外,许多创始人太要面子,太在意个人的正确,普通缺乏自我批判精神(包括我自己)。
我们经常听到创业公司融资难,如果有靠谱的商业模式,优秀的团队和健康的公司治理不可能融资难,创业方面的融资在中国可能是全世界最容易的,为什么上市公司的PE达到100多倍,本质是资本市场给予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额外溢价。现在创业特别热,特别是移动医疗和智慧健康,在沸腾中还要有几许冷静。
本文转自贝壳社,作者:任晋生。经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