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了 “自由氛围”、“施展才华” 而加入创业公司的人,往往是低估了创业公司里的工作强度。
问起创业的人,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十有八九都会说道,“招人”。这里是我的有关招人的经验教训。没什么更深的逻辑结构,而是列举一些我觉得有关创业公司招人,可以借鉴或者注意的点。以下大多数都是我以前听人说过,创业之后再听更觉在理。
上面这句的话的不同版本我曾经从中国人、美国人、投资人、创业人那里听说过。很遗憾的是,这句话是对的。事实证明,在简历、面试上非常出彩的人选,也不能保证日后能够 work out. 原因很多了。其中一个是面试的双方(是的,包括面试人和应聘者)往往都不自觉的在面试过程中展现自己更好的一面。
好在,经过不用很长的工作时间,就能够对一个人是否胜任工作,或者是否融入公司文化做出判断。我的经验是 1 个月是足够了。这就引出我想说的第二点:
这话应该是P.G. 说的,也可能是 Sam Altman 说的。更准确的说,很多人说过这句话。很多人说过这句话的原因,是因为
a) 这句话很对;
b) 这句话非常难以做到。
当然应该尽量和员工沟通,说明公司的预期,给与反馈。不仅仅是大都数人 deserve it, 也同时因为开掉一个人从情绪上时间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实际上,我从自己的经历,以及看到周围创业者的情况,几乎每个人犯的错误都是没有在已经看到没有希望的时候,及时 fire 掉一个人。
如果认可1)中所说的,只有 50% 的人能够 work out, 那就意味着作为一个公司决策人,你需要开掉你招来的 50% 的人。我甚至听过这样一句话,”没开过人,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创业者”。这几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情况。
上面这话是 YC 掌门人 Sam Altman 说的。实际上,Altman 所说的版本更加极端,他说,开始的 10 个人中,不能有一个错误 hire。如果一个错误的人加入,那公司甚至会陷入无法修补的窘境中。
实际上,开始的 10 个人中,每一个人几乎都会注入公司 DNA 的 10%。当公司变成 500 人的时候,可以想象当初10人中的每一人都表示有 50 个人类似 TA 的人在公司就职。
Airbnb 据说花了半年的时间来招第一个员工。
当你公司只有 5 个人,而其中有 1 个人不 perform 的时候,你并不是只是损失了 20% 的 productivity。这 1 人对其他每个人产生的影响是远超那简单计算出的 20% 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但就是这样。也许只有到公司有了 10几,20 个人的时候,并且有一个足够强大,根深蒂固的文化时候,一两个 wrong hires 才不会给公司文化带来毁灭性打击。
比如大多数MBA 其实是不适合创业的。
这句话,我记得很清楚,是 Paul Graham 说的。实际上在一个初创(小于15人)的公司里,管理可能只能发生在相当宏观的水平,比如每周有个 one-on-one 沟通。这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每个人做的事情都是如此的在不断变化,创始人往往也不知道该做什么。每个人需要自己 figure out 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怎么衡量结果。
有一种比较令人纠结的情况是:公司成员A,分配给 ta 的工作能够很认真的完成,但是如果没有具体的任务分配,就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做的。
不管造成这种态度的原因是什么,A 是不合适创业公司的环境的。实际上,创业公司对每一位成员有个很奇葩的预期:工作时间长,强度大,并且这些工作都是自找的,自己给自己设计的。我小的时候,这被叫做“主人翁精神”。英文把这叫做对工作有 ownership, 似乎也是一个意思。
有时候我跟应聘者聊天的时候,自己也觉得说的话有时候有点奇葩:成天加班,活儿还都是自找的。图什么?
我能够想到最说得通的原因是,你真的 care 这个公司想要实现的愿景。(对招聘的公司来说,你想要的,也是 care 你公司所做事情的人。)
创业公司10个有9个失败,希望加入创业公司(至少初创公司)发财支付是一个不靠谱的想法。
如果只是希望有一个自由、能够充分施展才华的环境,那其实有很多创业公司,包括文化比较好的比较大的公司(豆瓣、知乎还算创业公司吗?)可以加入。那么又如何选择?
而且,我所看到的那些为了 “自由氛围”、“施展才华” 而加入创业公司的人,往往是低估了创业公司里的工作强度。
Peter Thiel 说,公司最初的那几个人仿佛是个 cult。他们看到了一个大众还没有看到的 “真理”。抛开宗教的意味,这 “真理” 可能意味着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种能够给千万人的生活带来改变的产品或者服务。最后,也往往是这些人改变世界。
原文转载自知乎。
思达派达叔
最近看到不少关于创业公司招人的文章,我想说,道理和做法都懂,关键还是求人用人的诚心,自己执行力。不然,听了好多大道理,还是什么都做不好
李梅影
迅速百度了一下cult是神马意思
陈志刚
"加入初创公司的人,是不需要被管理的人。”。。。。。这个很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