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创业报道领域,很多创业者以及他们的PR似乎觉得自己正在做一件非常伟大的事业。
一场战争,败下阵来的人有可能不了解对方,也有可能高看了自己,或者两者都有。所以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创业者都需要把产品销售出去,把企业销售出去,除了常规的运营推广,就是宣传和PR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创业者都陷入了误区。
比如,在我过去采访大企业的时候,他们很愿意在我的调查稿件中出现几句评论。因为新闻稿件很难把他们做的事视为真正的新闻,而且他们也知道如果没有新闻,硬要去撰写新闻,不仅为难了记者,也失掉了自己的身份。
但是,在创业报道领域,很多创业者以及他们的PR似乎觉得自己正在做一件非常伟大的事业。
“我们(商业领袖们)当中多数人清楚,在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眼中我们是能干的,多数人没有假装自己聪明到可以靠自己作出重大决定;并且多数人清楚我们信守诺言。”在支持希拉里当选总统的演讲中,前纽约市长、彭博社创始人布隆伯格说,多数人没有假装到自己聪明到可以靠自己作出重大决定。但是在我采访中,却发现个别的创业者总是觉得伟大的企业就在自己手里,而自己就是那个命定的人选。
他们自说自话,标榜着“情怀”和“梦想”,然后要求稿子里的每个细节都“和自己想要的一样完美”。在他们员工的反复沟通中,他们把内容做成了独家专访,没有任何问题、质疑,满满都是老板的英明决断,然后稿件发布了,他们又开始生气稿件没有多少人看。
对啊伙计,谁会来看呢?中央电视台流量大户对吧?他们的广告也是没有人专心去看的。那么,凭什么人家要专门来看你呢?
媒体传播也好,形象PR也罢,最终,你的目的不是流量多少,不是是否专访、整版、头条,而是要看你有没有准确的传达出产品的价值,有没有揭示创业的内在力量。
我曾经说过,创业者不要瞎讲情怀,“情怀”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词,它是行动之后的结果。苹果把产品做到如此好,有情怀;老教授放弃西方优越生活回国建设国家,有情怀。锤子吹了半天牛产品泯然众人,没有情怀;你啥也没做出来距离成功还很遥远,没有情怀。
最好的PR最好的新闻,是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知道这件事现在不应该你出头来做。我以前采访的企业家们,他们都知道什么合适、什么不合适,现在都创业者上来就敢指点江山。为什么?因为有了创业媒体,他们专注于创业者,也给了他们侃侃而谈的机会。因此,他们觉得这种镁光灯下的感觉,好像真的成功了一样爽——毕竟,过去只有真正的成功人士才能享受这个待遇。
但是,这些都是假象。目前很多创业媒体包装出来的热闹,只是一个狂欢的假象——谁也不会没完没了的看别人的公关稿件、软文稿件。那些针对创业报道的垂直媒体,其实做的是B端的生意:投资人投后服务里、创业者的推广预算里,出一笔钱让被投企业获得报道和曝光。至于C端多少人看了,效果怎么样,那就不是他们要考虑的事了。
这样的简单采访,最终没有达到任何目的。创业者没有为了获得报道绞尽脑汁的挖掘企业价值,也没有对行业有真正的见解,那些专访稿件过去之后就没有人记得,对产品和品牌也没有实际的帮助。过去投资人还在投能够上新闻的创业者,觉得会营销就有机会,现在恐怕也不会再这么做了。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最好的目的呢?首先就是埋头把产品做好。与其出来侃侃而谈,不如把产品说明做得更好;与其要个独家专访,不如把行业竞争情况梳理清楚。
产品做到最好,感觉用户还没有发现,这个时候再出来寻找最合适的表达方式。不一定大媒体就是最好的,找到能准确传达产品特点的媒体,以及正确的表达方式。
最好的宣传方式,如地产思想家、万通创始人冯仑说的一句话: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要做超越自己身份的事,说自己hold不住后果的话(虽然失败了也没人会在乎,没有人会翻旧帐);然后就是傍大款,要清楚这时候,你当然也可以当主角,但是你自己做主角的戏是没人看的,如果是给大佬的戏做配角,或者争取正义的过程中你做配角,或许还有你的一时之地;最后当然就是走正道。不做走捷径的事,不走最容易的路,很多时候,那样会欲速则不达。
如果不能看清楚自己,就算实力远胜于对手,也可能会失败。所以人们才会说,很多人,是败给了自己。
思达派(Startup-Partner.com)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链接及出处。本文作者总小编,联系邮箱ganhuo@startup-partner.com